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,但党员干部“八小时外”失管失守的典型案例仍时有发生,教训极为深刻。生活是工作的基础,业余时间的行为往往是党性观念的试金石。如果“八小时外”不能自律,“八小时内”也难以做到清正廉洁。
为帮助党员干部增强纪法意识,守住“八小时外”生活交往的底线,集团纪委特推出【党员干部“八小时外”100条纪律红线】专题,从餐饮宴请、娱乐活动、网络空间、旅游出行、社会交往、婚恋两性、家风家教、经济投资8个方面,梳理党员干部“八小时外”应当遵守的100条纪法红线,并配以典型案例和特别提醒,帮助党员干部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。本期为娱乐活动篇第一期。
01
01纪法评述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奢靡之风,出现了一些服务社会富裕人群的豪华健身俱乐部、私人会所、高尔夫场地等高档消费场所。一些商人老板把党员领导干部也拉了进来,高消费场所变成了腐蚀党员干部的温床。一些党员领导干部“八小时外”热衷于出入这些高档奢华场所,热衷于参与打高尔夫球这项高消费运动,贪图享乐、生活奢靡,渐渐忘记了初心,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。可以说,违反有关规定取得、持有、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、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、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(券),违规打高尔夫球,是典型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。“四风”往往与腐败交织,一些投机钻营者“不怕领导讲原则,就怕领导没爱好”,往往从领导干部打高尔夫球喜好中,找到权钱交易的“突破口”,一些领导干部甘被“围猎”,在一次次挥杆中进行利益交换,在腐败泥潭中越陷越深。对这些行为必须给予党纪惩处。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高度,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,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韧劲,坚决抵制违规取得、持有、使用各种高档消费卡(券)违规打高尔夫球等“四风”问题,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。
02
02案例通报
某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、董事长尹某某长期违规持有高尔夫球卡、打高尔夫球。2013年,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,尹某某清退3张高尔夫球卡,作出虚假“零持有”承诺,实际仍持有私营企业主等人为其办理的6张高尔夫球卡,截至2021年4月累计在重庆等地打高尔夫球数百次。2015年至2019年,还在海南、北京等地多次打高尔夫球,费用由其下属或者私营企业主支付。尹某某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。2021年9月,尹某某被开除党籍,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。
03
03特别提醒
办理几张运动健身卡,健健身、打打球,也是党员干部“八小时外”生活休闲的一种方式,但运动有边界、打球有纪律。不能违规取得、持有、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、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、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(券),不准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打高尔夫球。个人休闲运动不能用公权力买单。
01
01纪法评述
休闲、娱乐、健身活动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。党员干部对这些娱乐、健身消费,应当做到公私分明,不能违反规定用公款支付,即便是个人支付费用,也要践行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精神,不能出入一些豪华奢靡休闲娱乐场所,避免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言出纪随,坚决纠正“四风”问题,绝不姑息,寸步不让,严格禁止违规公款消费,严肃查处用公款组织、参与高档宴请、娱乐、健身活动等挥霍浪费行为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但是,我们要看到,“四风”问题仍未根绝,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贪图享受、爱慕虚荣,追求所谓的“品位”生活的特权思想根源并未清除,他们有的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形成的便利条件,想方设法动用公款参与娱乐、健身活动或以接待名义借机享乐。以公款为后盾的娱乐、健身活动,具有极大的腐蚀性,浪费了国家的财力物力,助长了不正之风,必须受到严肃处理。
02
02案例通报
03
03特别提醒
01
01纪法评述
02
02案例通报
03
03特别提醒
01
01纪法评述
02
02案例通报
03
03特别提醒